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63914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貴陽市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生產基地1#西塔樓6層1號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有關地質旅游持續發展若干指導

地大熱能我國有豐富多彩的地質旅游景觀,如冰川、峽谷、火山地貌、丹霞地貌、重要古生物化石、地層構造等,獨特的地質景觀成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近年來地質公園的建設與發展、地質旅游的興起,對地質旅游資源開發具有重要作用,它不僅拓寬了旅游新市場,而且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位,促進了地方經濟快速和可持續發展。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加強地質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管理創新,進一步開發新的地質景觀,充分發揮地質旅游資源的效應,是我國旅游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研究課題。


方向一:環境是旅游發展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構建和諧的旅游環境是旅游業發展的前提,更是地質旅游資源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沒有和諧的旅游環境也就談不上地質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這種旅游環境既包括地質旅游宏觀環境,也包括地質旅游微觀環境。地質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不僅要受到人口、經濟、政治、法律、生態與自然地理、技術競爭、社會文化等外部條件的影響和制約,還要受到旅游者的興趣、愛好、收入、旅游競爭、旅行社、各種公眾等微觀因素的直接影響。


方向二:旅游理念是旅游市場、旅游企業、旅游地經營的思想,旅游理念對實現地質旅游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旅游管理在形式和內容創新基礎上的提升,更是地質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對地質旅游也許還有一種新鮮和陌生感,認為地質旅游只是存在于地質學家的科學考察及研究活動之中,與普通大眾的生活相距甚遠。但地質學家指出,地質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地質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要求游客、旅游企業、旅游地等要用新的眼光重新審視地質資源,真正認識到地質景觀是經過千百萬年由于自然內外力作用才形成的,具有不可再生性,它記錄了地球的過去與歷史,從而認識到地質資源的內在和潛在價值。要


方向三:沒有市場需求,就沒有企業的發展。地質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必須適應旅游業多樣化發展、多層次化發展、個性化發展、特色化發展的新形勢,全面了解游客、旅游企業、旅游地的旅游需求和競爭形勢,充分了解市場需求特征、游客心理變化特征、社會發展趨勢、企業競爭手段,運用市場營銷新的理念,開展旅游市場的細分、確定目標市場,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旅游市場營銷戰略,努力開拓和擴大地質旅游資源的市場。要走以地質特色創造和引導市場需求,以古人類遺址旅游、礦山旅游、冰川地質旅游、特殊地質地貌旅游、重要化石產地旅游等特色地質旅游贏得市場,以優勢互補、市場聯動、合作共贏為模式,把握旅游市場的主動權。要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地質旅游的作用和功效,讓公眾對地質資源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能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不管是地質遺跡的保護與開發,還是旅游市場的開拓,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必須積極地多方籌集資金,吸引國內外投資來進行適度開發,促進地方產業結構調整、拉動就業,以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地質遺跡資源的永續利用。


方向四:構建區域地質旅游發展戰略聯盟是實現地質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世界各國區域旅游之間的競爭已經由單個旅游景區、單個旅游企業之間的競爭,上升為旅游產業群、區域旅游地之間的競爭。要提高區域旅游地的競爭能力,構建區域地質旅游發展戰略聯盟就成為實現區域地質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要實現區域地質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以旅游資源及旅游市場的合作開發為紐帶,以合作和競爭促發展,構建區域旅游景區和旅游企業戰略聯盟,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旅游企業系統信息集成和共享,大力加強旅游部門和旅游企業的合作與開發管理,以游客需求為導向,以旅游合作項目為主體,按照專業化分工協作和規模經濟原則,與供應鏈節點企業之間結成動態戰略聯盟,加強與主要供應商和用戶的聯系,相互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同時,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以建設地質公園為平臺,以整合區域地質旅游資源為核心,形成地質旅游產品為特色的區域旅游產業群機制,將各區域旅游資源優勢、人才優勢、資金優勢、市場優勢、技術優勢、競爭優勢結合起來,通過有效地整合區域旅游資源,產生系統和集合效應,達到區域旅游資源共享、旅游所需資源合理分工與流動、旅游企業市場聯動、區域旅游共同發展及利益雙贏,從而促進各區域地質旅游可持續發展,提升區域旅游整體形象和競爭力。


只有深入明確地質旅游的方向性問題,才能更好地帶動旅游業的長久發展,保護好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地質旅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