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63914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貴陽市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生產基地1#西塔樓6層1號

行業新聞

地熱資源“潛”動力亟待開發

 每當霧霾天氣出現,作為河北省地熱資源開發研究所所長的王志剛心里都亦喜亦憂:喜的是研究所綜合樓使用地熱作為熱源,不會產生任何污染物排放;憂的是怎樣能讓地熱資源得到更廣泛的利用,從而為減少霧霾做出努力。
  
  資源豐富,可有效推動節能減排
  
  日前,來自全國各地的地熱研究人員以及開發工作者現場參觀了省地熱資源開發研究所(省地礦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質大隊)綜合樓空調系統,綜合樓空調面積1.3萬平方米,冷負荷1519KW,熱負荷888KW,研究所自行設計了利用淺層地熱能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在建筑周圍的停車場和綠化用地的低下空間,設置110個140米深的地埋管熱源孔,用于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的基礎能源。
  
  王志剛介紹,淺層地熱能主要通過地源熱泵技術采集,地源熱泵系統由地下冷熱源系統和地源熱泵機組組成,夏季制冷時土壤作為排熱場所,把室內熱量以及壓縮機耗能產生的熱量通過地下換熱系統排入其中;冬季供熱時土壤作為熱泵機組的低溫熱源,通過地下換熱系統獲取其中能量供給室內,即把土壤中夏季蓄存的熱量重新釋放出來,使大地熱量基本平衡。
  
  這一系統從2011年夏季開始運行,夏季運行100天,冬季運行140天,完全滿足供暖制冷設計需求,運行安全穩定。統計室內溫度,夏季在22-28℃,冬季在20℃以上。從幾年來的運行看,綜合樓空調系統效果好、費用低,冬季的運行費用每平方米15元,夏季為每平方米9元,最重要的是在冬季140天的運行中,可以減少燃煤消耗198.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89.6噸,減少二氧化硫和粉塵排放4.0噸和2.0噸。在夏季制冷中,可節約用電74975度,節能減排的意義很大。
  
  我省地處華北平原,是地熱資源大省,勘探查明,我省地熱儲量相當于1751.28億噸標準煤,高居全國前列。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大部及山區局部,多以中低溫地下熱水或熱泉形式產出。據測算,全省11個地級市及曹妃甸新區淺層地溫能供暖制冷面積的潛力達14億平方米。
  
  地熱資源的節能減排效果非常明顯。據勘測,僅在我省平原區地熱資源可開采量就相當于標準煤5.54億噸,潛在的經濟價值約3324億元,同時可減少燃煤產生二氧化碳13.2億噸,二氧化硫0.09億噸,粉塵0.044億噸。經濟環境效益非常明顯。
  
  地熱產業雛形已現,尚需大力推進
  
  “我省是地熱資源大省,但在利用方面還處在初級階段,目前一些縣城采用地熱取暖的比較普遍,尤其是雄縣、霸州等地,資源豐富,開發利用較好,其他地區基本還處在起步階段。地熱資源作為清潔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常規能源的替代能源,通過減少煤炭消耗實現節能減排,現在亟需政府相關部門出臺發展規劃,以激勵扶持政策推動地熱資源的科學高效利用?!笔鹊責釋<以诮邮懿稍L時普遍認為。
  
  據介紹,我省山區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形式為療養、洗浴、供暖種植和養殖等。在山區及山間盆地地區,勘測查明小規模的地熱田及地熱點39處,截至2013年,發現天然溫泉52眼,已開發利用46眼,水溫在26.0-98.0℃;地熱井75眼,開發利用47眼,水溫在33.0-98.0℃,年開采量約1492×104立方米。在平原區,地熱的開發利用方式以供暖為主,部分縣城地熱供暖已經占到當地供暖面積的80%以上。截至2013年,全省地熱井達到961眼,以衡水市和保定市最多(衡水市204眼,保定市201眼),占平原區地熱井總數的42.1%;唐山市、秦皇島市最少(唐山市11眼,秦皇島市2眼)。
  
  專家指出,我省在地熱利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綜合利用不夠,梯級利用較差,利用方式粗放幾乎普遍存在,不僅浪費可貴的地熱資源,也對環境造成污染。其次是地熱資源優勢還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當前的地熱開發利用項目規模小、布局分散、區域影響小,所取得的經濟效益有限,不能產生相應的吸引力。
  
  “當前煤炭和石油資源都面臨枯竭,能夠長久穩定開采的地熱資源越來越受到重視,國家層面正在編制規劃。國外對地熱的利用方式已經拓展到地熱發電、干熱巖發電等,地熱資源的開發潛力很大?!敝袊茉囱芯繒責釋I委員會主任田廷山說。
  
  天津大學地熱研究專家朱家玲介紹,隨著地熱開發應用技術的發展,地熱利用產業當前正處在發展期,包括溫泉、旅游、養殖、種植、工業等,產值增長很快。
  
  據有關資料,2010年我省地熱產業總產值約3.3億元,每年熱水利用量相當于標準煤32.7萬噸,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78.02萬噸,二氧化硫約0.56萬噸,懸浮質粉塵0.26萬噸。
  
  專家建議,我省具有環京津、臨渤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形勢下,必將對能源產生新的需求,根據我省地熱資源稟賦、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狀況、關聯產業發展水平、市場條件等多方面因素,可以推動構建環京津地熱產業區、沿海地熱產業區、山區地熱產業區、平原地熱產業區等四大地熱產業區,發展地熱應用;可以推進的地熱利用產業類型包括地熱供暖產業、地熱洗浴產業、地熱溫泉產業、地熱養殖產業、地熱種植產業、地熱工業產業等;盡快推動地熱利用模式由單一利用轉向階梯利用或產業鏈整合模式,做大做強地熱資源利用產業。
  
  目前,我省相關部門已經開始重視地熱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地熱資源發展利用規劃將于年底前完成。屆時將會對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有力推動。